“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四川大学唐亚教授的带领、国内顶级环境、植物、土壤、肥料、规划、绿色建筑等专家教授组成的我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平台创新团队,此次到达青岛交流重点在助推天柱山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落地实施。

6月20日上午,专家团队针对此项目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青岛以琳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东、四川大学青岛校友会副会长王成、四川大学工程设计院青岛分院执行院长王勇、我院常务副院长杨齐寿、副院长张利华、技术转移中心曹月刚、张梁坤及工程设计院设计师等人参加了会议并认真聆听了专家的讨论。
杨齐寿院长表示,王卫东董事长在天柱山项目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感动于王总想为即墨为当地人“做点事儿,留下点什么”的质朴的情怀,使得这座山的环境建设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这么简单,更成为一项造福一方的事业。研究院愿意与以琳公司共同建设示范标准段,将川大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在此地,履行研究院的社会责任。
刘本洪教授认为天柱山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气肥的问题,通过川大团队的水土气肥综合治理技术,可以达到增加土壤含水量一倍以上,并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保水保肥透气性良好。

唐亚教授说:“经过几次的现场调研分析,我们认为项目运用科学的方法、自然手段进行生态建设对整个区域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要做好雨水的收集和保存和再利用,根据植物品种和现状条件定制特定的肥料,同时考虑施工成本和维护成本,如果作为旅游项目要考虑更多的功能,考虑多样化的设计以及教育功能。依山就势突出天柱山‘梅’主题项目特色,打造自然的生态环境。”
王卫东董事长最后表示,专家提出的问题正是天柱山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接下来会与相关人员落实具体共建事宜。感谢川大青岛研究院以及团队专家们对项目的关注与支持,希望在川大设立“以琳生态修复”奖学金,凡是参与项目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评选,为川大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儿。王卫东董事长的一番话引起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研讨会后专家再次来到项目现场,点对点的交流指导技术措施。
供稿:四川大学工程设计院青岛分院/张莹莹